【新員工心得分享】集團2020年新員工培訓心得分享(五)
發(fā)布時間:2020-08-27 02:29:26
魯中水泥 王子璇:
7月23、24日集團組織了2020年新員工培訓。當接到培訓通知的時候,第一反應是疑惑,入司至今已有一年多,還算是新員工嗎?再一琢磨,竟然已經一年多了,這一年來的往事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今天的自己跟昨天有變化嗎?明天又有什么打算。如果不是“新”員工,又是否符合“老”職工的要求呢?
帶著種種疑問和思考來到了培訓會場,這兩天來的學習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從企業(yè)的發(fā)展史到個人的學習,再從個人的學習到企業(yè)的未來,看似是毫無關系的培訓內容,但不然,事物都是有關聯性的。重山在過去的發(fā)展中有很多變革的關鍵節(jié)點,無論是電廠的建立,立、旋窯的置換,第一張協(xié)同處置危廢許可證的上線等等等等。在種種變革的節(jié)點上,都受益于決策者對大環(huán)境和政策變化的敏銳察覺和捕捉。“抓住機遇,走在政策前面”是企業(yè)在過去能夠突出重圍,華麗轉身的制勝信條。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政策瞬息萬變。這要求企業(yè)要想生存,在保持敏銳洞察的同時更要有對信息源的判斷。“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決不能因為挺過了昨天,滿足了當下,而失去了未來。越是安樂富足的時候越是要緊繃神經,找準方向,抓住機遇,精準出擊,從而贏得一個又一個明天。
一個企業(yè)好比一艘大海里的航船,決策者掌舵,水手們日常維護,而我們作為新上船的水手,要做的是給航船填補燃料。重山往哪里走是高層決策的,重山能走多遠則需要所有重山人的齊心協(xié)力。到今天,重山已走過了近四十個春秋,這是一代又一代重山人用汗水和智慧換來的?!案移锤腋?,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干”,這是歷代重山人的精神所在,在艱苦卓絕的年代。人工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正是每人付出的一點點力,澆灌了初長成的重山。今天,轟鳴的機器解放了雙手,上一代重山人的工作要求或許不適用現在了,但淬煉出來的重山精神是我們要學習并傳承的?!案移锤腋?、傳承精神”是我們這代重山人的任務,精神的傳承才會給企業(yè)注入靈魂,才會讓企業(yè)走向更好的明天。
重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也是每個重山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作為新一代重山人,在承啟的關鍵時刻,肩上的責任尤為重。這要求我們每個重山人自身過硬,了解企業(yè)文化,提升工作技能,愛崗敬業(yè),不斷學習...當然,作為一名合格的企業(yè)成員,首當其沖的還是安全,安全是第一生產力,保證了自身安全,一切才能說起。安全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狀態(tài)下都要把安全掛在心里,落實到行動中。安全,關系到每一個人,梳理昨天的問題。檢查當下的紕漏,為明天提供最有保障的狀態(tài)。
除此之外,品質的塑造也是提升的關鍵?!爸铝贾?rdquo;是董事長指給重山人的新方向。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良知永遠是作為一個人必須有的品質。在良知的指引下做人做事看似容易,難在堅持??纯催^去,多少人在岔路口迷失了自己,昨天還在“致良知”,今天便把“致”忘了,明天則“良知”也沒了。這要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時刻記得自己的任務,心中的良知,在松懈疲軟時不斷鞭策自己,不斷修正,不斷學習進步。銘記昨天,把握今天,方能走向明天。
重山思沃瑞 劉磊:
7月23日,作為重山思沃瑞的一名普通員工,我有幸參加了集團組織的新員工培訓。
第一堂課由王謙副總講述了公司發(fā)展史和企業(yè)文化以及自己在重山工作33年中的寶貴經驗。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詳細的去了解我們集團,仿佛一幅畫卷慢慢地在我眼前展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作為村辦企業(yè)的南韓水泥廠到現在水泥、環(huán)保、新材料三業(yè)并舉的重山集團,集團掌舵人李學等一幫領導班子對企業(yè)發(fā)展的探究與改革、深化與發(fā)展,讓我看到了集團能發(fā)展壯大到大好局面的今天,其背后所蘊藏的辛路歷程。而王謙總33年在重山集團工作經驗的分享更讓我清晰的感覺到集團發(fā)展到如今的不易,我為自己能在重山這個大家庭工作而感到自豪,我們也應該向重山的前輩們學習,打鐵還需自身硬,工作中積極主動,加強本崗位的專業(yè)學習,做到領導有事必用我,抓住重點做到最好,同時要敢于迎難而上,不逃避,不拖沓,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做好本專業(yè)工作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能力,讓自己在集團的職業(yè)道路越走越好。
總經理助理張威對于董事長重要講話和致良知文化的講解也讓我收獲很大。集團在40多年的發(fā)展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李學董事長在集團處于低谷時期的講話,很大程度地反映出集團高層應對國家政策改變時對公司戰(zhàn)略的順勢調整,如果不采取行動還是原地踏步,那么就只能被淘汰,同時思想也要做出轉變,知行合一的前提就是先確定好努力的正確方向,否則做得越多偏離目標就越遠。王樹俊經理帶來的安全教育培訓從國家的安全法律法規(guī)講到具體的安全事故案例,讓我真正的意識到安全培訓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生產現場做好安全防護,常見的習慣性違章事故有哪些,遇到安全事故應該如何處理。如果不按照設備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作業(yè),只會蠻干,只能令我們的工作陷入被動和困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在生產現場必須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思想不懈怠,增強自我安全意識管理,對工作中發(fā)現的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及時上報,做到安全生產。
7月24日文化館和安全館的參觀學習,讓我更直觀的了解到集團的發(fā)展史和安全生產的必要性。沒有誰會隨隨便便的成功,集團的發(fā)展歷程中也是荊棘滿布,只有把握住時代的脈搏,擁有超高的戰(zhàn)略眼光和大魄力,頂住壓力砥礪前行,才能在時代的變革中抓住機會,踏浪而行,實現公司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作為公司的一員,我愿意不斷學習,緊跟集團的步伐,實現個人價值的的同時為集團的發(fā)展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